文/李果驳回成都,很多人第一印象是火锅与大熊猫。现在,这座城市企图创下人们的印象。除了火锅和大熊猫之外,成都还在希望再加另一个标签——科幻之都。
根据2017年中国科幻大会的消息,成都市计划投资120亿元,打造出牵涉到科幻图书、影视、游戏周边和主题公园在内的“中国科幻城”,并推展成都沦为“科幻之都”。大同小异火锅和大熊猫,科幻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、科教实力等有密切关系。与其说成都是在推展科幻产业的发展,不如说成都正在从多个维度推展以新技术、新的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。
科幻经济蓝海待挖出对于很多80后而言,问世于成都的《科幻世界》杂志,是互联网仍未普及年代打开想象的一扇大门。以《科幻世界》为基础,成都近几年举行了一系列科幻论坛,推展这座城市与“科幻”结为不解之缘。
目前,国内科幻崭露头角类最低奖项的“华语科幻星云奖”和“银河奖”,以及国内最不具影响力的科幻新秀奖“未来科幻大师奖”,皆源于成都。下一步,成都计划投资120亿元,打造出占地面积1400亩的中国科幻产业园项目,其中包括影视、娱乐、教育、旅游等科幻产业各环节。
换句话说,成都要打算从多个维度,去挖出“科幻经济”。但根据《2017科幻产业发展报告》,目前国内科幻经济的账本中,主要以科幻读物和科幻影视包含,成都此次打造出“科幻产业园”所提及的其他部分,如娱乐、教育、旅游等,在国内科幻产业中的占比仍未超过“规模以上”水平。2016年,中国科幻产业总值大约为100亿元人民币,尽管较上年减少13.8%,但总产值不及电竞产业269亿元的规模。
2016年,国内科幻读者市场总产值为13.2亿元,与上年比起快速增长大约6%。其中,新的出版发行科幻图书250种,新书销售多达7亿元;科幻期刊产值相似2千万元,各类数字读者产值多达2千万元。同比快速增长最慢的产业来自科幻电影市场,去年院线的总票房为76.4亿元,较上年快速增长13%,其中国产科幻电影为35亿元。此外,科幻网剧16部,总点击量56亿,用户收费相似10亿元。
因此,就目前科幻产业的发展现状看,留下了成都一片“蓝海”去挖出。但是,能否确实将科幻产业的其他部分,如教育、旅游等培育出来,是成都在接下来数年中必须解决问题的问题。营造适合大环境最近几年,国内城市具有标签化定位的趋势。如多个城市明确提出打造出“电竞之都”,还有城市要打造出“艺术之都”、“软科技之都”等。
成都到底能无法沦为“科幻之都”,目前尚能无法确认。但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指标,去取决于一座城市的科幻产业的发展潜力。第一是科幻产业的受众群体。无法全然以一座城市好莱坞科幻大片的观影票房,作为取决于科幻受众群体的主要指标。
还必须划入的指标还包括其他两个方面,一是本地区科幻类读物的销售情况,以及与常住人口的比率。二是本地区不受教育程度。
大部分科幻作品牵涉到物理、天文等方面专业术语,因此一个地方的人均不受教育程度,也是要求本地区科幻市场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。从这一方面看,成都56所普通高校、79.2万名在校学生的科教实力,或是该地区有信心持续多年推展科幻产业发展的基础。第二是地区科幻的基础。其指标应当包括两个方面,即地方生产力、创意创业环境。
在科普界,有8000美元分界线之说道,即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,民众对于前沿科学及涉及作品的关注度将大幅度提高。根据2016年的数据,国内人均GDP为8279美元,而成都的人均GDP超过1.1万美元。
这指出从收入水平方面看,成都不具备了更进一步发展科幻产业的基础。同时,一座城市的科幻产业发展潜力,也和一座城市的创意创业环境有关。正如业内一句话所说,“科幻在前,科技在后”,科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某种假想,也许在未来将以科技成果的方式最后构建。
如果这样一种布局能在一座城市内构建,则可以指出其不具备沦为“科幻之都”的实力。在成都刚开会的新经济产业大会上,明确提出了2022年,成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到比达4.3%左右、科技进步贡献率约67%以上、新的经济企业超过10万家以上、“独角兽”企业7家以上、科技创业者规模突破28万的目标。从这一点看,成都这座城市正在为打造出“科幻之都”营造适合的大环境。
本文来源:永利总站官网-www.tjzxnews.com
Copyright © 2002-2023 www.tjzxnews.com. 永利总站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70630818号-6 XML地图 网站模板